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导学案
一、情境判断
(一)辩证否定观
1.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铁路管网,到改革开放后遍布全国的国道建设,如今的高铁建设以及5G网络。每当开启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一波经济的快速增长。这表明可见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彻底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2.每个时代,都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目前,传统基建效能衰减,拉动经济愈发乏力。而新型基础设施将助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依托。这表明告诉我们辩证否定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3.新基建是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可以说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与旧基建重资产的特点相比,新基建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这表明新事物把推翻旧事物作为发展的基础。
4.当前旧基建依然不能放弃,对一些中西部地区来说,旧基建还有空间,也还有很大的需求。当然更有潜力的是新基建,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尤其是疫情暴发之后,整个线上经济、云经济大发展,背后需要有相关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这表明应做到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发挥新基建的作用。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写道: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表明对一切事物都是从不断的静止中,即只能从暂时性上去理解。
2.目前全社会基建正在跑步进入“数智新基建”时代。“但是建成‘数智新基建’并不容易,需要打破传统基建的思维、业务、数据、场景、生态等5大壁垒,才能真正建成‘数智新基建”。这启示创新需要突破一切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规律,超越现实。
3.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对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障和完成稳增长、稳就业、促创新等多重任务。这表明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二、情境点拨
(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发展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力保障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材料表明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有效推动了“四大板块”(“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东部率先”)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材料表明 ;
----染衣、酿酒、织布、古法造纸……一个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从国内火到了国外,让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她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产生了共情共鸣,圈粉无数。李子柒的走红体现了 ;
三、情境迁移
进入2020年,“新基建”成为激活疫后经济新动能的热词。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交道枢纽、主要应用场景等。完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以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领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5G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智慧医疗、网络安全、云计算等,又包括轨道交通等交运短板、核电等能源短板、垃圾回收处理等环保短板、医院养老院体育场等民生短板等领域。新基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互融合、共建共享,才能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基建能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建设或运营成本。专家指出,“新基建”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
(1)“新基建”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加以说明。
(2)有人认为,“新基建”是对传统基建的颠覆,只要抢抓机遇,就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谈谈对该观点的看法。
【变式训练】有人认为,“新基建”是对传统基建的颠覆,能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选择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原理谈谈对该观点的看法。
(3)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新基建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准备向政府提交一份建议书,请你参与其中,列出建议提纲。
要求:综合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知识。紧扣主题,理由充分,观点明确,合乎逻辑。学科木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情境判断
(一)辩证否定观
1.这表明可见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2.这表明告诉我们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3.这表明告诉我们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这表明应做到在对传统基建的辩证否定中发挥新基建的作用。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这表明对一切事物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即只能从暂时性上去理解。
2.这启示创新需要突破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
3.这表明创新有利于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二、情境点拨
(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三、情境迁移
【答案】(1)①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新基建”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激发疫后经济新动能。
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基建”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基建”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改善民生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回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企业利润”亦可酌情给分)
(2)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新基建”可以为传统基建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是对传统基建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基建的颠覆。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抢抓“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新基建”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循序渐进,不宜高速发展。
(3)示例:政治生活:①政府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在“新基建”过程中,要补齐各个短板,改善民生福利,提升幸福指数。
②政府要积极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对新基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促进新基建有序、健康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回答“政府的其他职能”亦可酌情给分)
文化生活: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新基建”过程中,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发展“新基建”要推动科技创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开发网上博物馆展览、网上图书馆等项目,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变式训练】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新基建是对传统基建的辩证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不是对传统基建的颠覆。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新基建是对传统基建的继承和发展,可以为传统基建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
③因此,本题的观点是片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