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
一、 情境判断
(一)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1.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说明哲学源于“惊讶”、“惊异”或者“困惑”。
2.亚里士多德说:“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人们创造哲学、探索哲理就是为了仅仅获得真正的哲学,使自己变得聪明。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一锄头挖不出一口井、一天行不完千里路、一日读不完万卷书……于是,人们从中悟出了一条哲理——注重量的积累。这一事实说明哲学并不神秘,生活本身就是哲学。
4.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常常令人倍感困惑。但是,拥有“智慧之学”的人,常常身在绝境,却能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由此可见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5.《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法国绘画大师高更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中,有初生的婴儿、采摘水果的青年妇女、垂暮的老妇人等,描绘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画家还运用了独特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画面上,赋予了它特殊的魅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6.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是“怎么想,就怎么做”,“既然是那么做的,说明是那么想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二、 情境点拨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这说明
9.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10.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句话说明
1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句话说明
12. 恩格斯说:“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蹩脚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某种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这说明了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导学案
三、 情境判断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处理学习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
2.有人说:你我-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该材料体现的观点是唯心主义。
二、情境点拨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A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3马哲
B1主观唯心主义 B2客观唯心主义 【注】填写序号
(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 )5.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气者,理之依也。
( )6.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8.“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 )9.“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 )10.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 )1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 )12.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
( )13.天地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国》)
( )1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15.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 )16.物是观念的集合。 ( )17.存在就是被感知
( )18.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 )19.上帝创世说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2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 )21.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 )22.天下唯器而已,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无其器,则无其道
( )23.人是万物的尺度 ( )24.万物皆备于我
( )25.我思故我在 ( )26.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27.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为气
( )28.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 )29.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 )30.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参考答案
1.× 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 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4.√
5.√
6.×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7×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8.A
9.AB
10.A
11.A
12.B |